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1 00:02:24 点击数:
7月29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在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海流斯太嘎查开展大规模飞播种草作业,以科技之力为“三北”工程攻坚战绘就生态画卷,增添了一抹生态亮色。
飞播现场,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直升机沿着预设航线低空飞行,草种通过特制设备均匀撒落,掠过起伏的沙丘,确保草种“落地即扎根”。这种先进的飞播技术,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也解决了复杂地形下人工播种的难题。
“飞播种草是‘三北’工程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适合地形复杂、面积较大的区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种草、恢复草原生态。我们精选了籽蒿、花棒、柠条等耐旱、抗风、适应性强的草种,这些草种能快速覆盖地表,固定流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为生态保护奠定基础。”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党建办主任王燕说。
据了解,沙德格苏木海流斯太嘎查苏记沙地是“三北”工程重点治理区域,这里常年受风沙侵袭,草场退化、沙化严重。此次飞播作业选择此区域,飞播面积达2万亩。工作人员采用直升机播种方式,凭借精准的控制技术,对播种量和飞行路线进行细致规划,共计飞播种子20吨,起飞47个架次。同时,根据地块土壤条件,确保草种能够均匀落地,更好地适应生长。
“飞播种草的同时,我们也同步建设网围栏21公里,严禁放牧和人为破坏,为后期管护工作奠定基础,也为草种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让沙化土地真正成为‘绿色银行’,筑牢生态屏障。”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李刚说。
从空中俯瞰,曾经裸露的沙丘正被一抹抹新绿覆盖,这是飞播种草带来的变化,也是助力“三北”工程,破解沙化难题的“利器”。一直以来,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勇担生态保护重任,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为生态修复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2025年,“三北”工程黄河灌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6.84万亩,其中人工造乔木0.4万亩、人工造灌木1.7万亩、人工种草0.94万亩、飞播种草2万亩、封沙育林草1.6万亩、工程固沙0.2万亩。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乌拉特前旗在“三北”工程的蓝图上,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态答卷。(谢佳卉 王泽浩 李栋佳)
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勇担生态保护重任,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为生态修复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5-03-09
2025-04-08
2025-03-15
2025-03-15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