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中国官方网站)-必一专属运动平台

智汇博鳌创引未来共话新业态下引航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16 03:35:13 点击数: 

  

智汇博鳌创引未来共话新业态下引航高质量发展路径(图1)

  7月10日,在这个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时刻——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之际,2025年中国航海日引航发展论坛在海南博鳌启幕。来自主管机关、科研院所、海事院校及国内外引航机构的嘉宾齐聚一堂,以“智汇博鳌,创引未来”为主题,围绕引航安全、服务与技术发展趋势,共话全球航运新业态下的引航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在经验交流中擘画蓝图。

  必一运动儿童健身设备

  “引航,是‘把世界引进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的先锋力量,更是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引航协会会长薛一东在致辞中,精准诠释了引航事业的时代使命。

  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扬帆,到如今万吨巨轮穿梭全球港口,引航始终是连接中外的“水上纽带”。薛一东介绍,目前全国46家引航机构拥有引航员2500余人,其中一级以上引航员占比达三分之二以上;2024年,全国引航艘次首次突破40万艘,创历史新高。“这组数据背后,是引航人创新模式保障供应链畅通的坚守,是参与海上应急抢险的担当,更是推动绿色引航技术研发的突破。”

  在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刘书斌看来,引航员不仅是技术精湛的船舶操纵者,也是国家形象的卓越代表。他在致辞中提到,历届引航发展论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思想策源地”,从引航技术创新到信息化升级,从服务能力提升到国际合作深化,每一步都凝聚着引航人的智慧与担当。

  站在两个重要历史节点交汇点上,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郑和下西洋的精神传承。“620年前,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展现了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的开放胸怀;20年来,中国航海日见证了引航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刘书斌表示,这种跨越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是引航人对“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精神的践行。

  “引航‘硬件实力’持续增强,35座现代化引航基地拔地而起,160多艘引航船艇蓄势待发,沿海7家引航机构已启用直升机接送引航员服务。”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翁笑冰在发言中,用一组数据勾勒出中国引航事业的“硬实力”。

  “科技含量”的提升则成为引航事业的“智能力”标签。翁笑冰介绍,智慧引航管理系统、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船舶模拟器等新技术进入实战演训,引航员便携终端实现全覆盖。“2024年全国引航首超40万艘次,通过采用创新模式和科技手段,庞大的引航作业量始终保持高效与安全。”

  智慧引航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核心亮点。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安全智能与工程创新研究室主任李东升在论坛上详解智慧引航内涵:“通过电子海图、AIS、雷达等技术融合,结合北斗差分定位实现厘米级精度,引航员可全方位掌握航路态势,自动计算会遇点。”

  海南引航的实践颇具代表性,海南省船舶引航站站长林山介绍:“通过引入AI技术,我们的智慧调度系统优化了引航服务流程,实现了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和科学调度,成功将船舶平均等待时间从12小时降低至5小时,显著缩短了船舶在港时间。2025年上半年已服务了2000余艘船舶。”

  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站长马小聪以“阳光引航”“绿色引航”诠释内河引航创新实践:“通过引航数据智慧大屏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对电煤、粮食等重点民生物资船舶推行‘直申直办、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累计引领超1.4万艘次、载运量达3.7亿吨。”安全保障上,长江引航深化“2+4”安全管理模式,成功处置船舶失控险情232起,与上海、宁波、舟山等引航机构联合打造长三角引航一体化,成为区域协同的“先行样板”。

  必一运动儿童健身设备

  在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与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中,探讨引航事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成为本次论坛的聚焦点。嘉宾们从安全保障、技术创新等维度,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安全是引航的生命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员处处长周春发在发言中强调。他介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航员管理办法》已于2025年3月1日施行,该办法覆盖了资质管理、安全责任乃至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了一套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例如,将内河引航资历要求提升至3000总吨,明确各级引航员引领船舶范围,让安全责任“可追溯、可落实”。

  翁笑冰提出,要将安全职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引航员、每个环节。“引航关系船舶进出港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她强调,要强化引航员安全意识,针对登离轮、狭水道操纵、恶劣天气作业等高危环节,制定专项保障规范。

  技术创新是破局关键。“‘智汇博鳌,创引未来’的‘智’,就是要汇聚全球智慧,用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刘书斌在发言中指出,引航事业正迎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期。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周春发提出推动“三个融合”:安全标准与新技术应用融合、现场监管与数字监督融合、风险预警与行业自律融合。“通过AIS、CCTV及智能监控中心,实现引航作业全程可视、风险可辨、异常可报。”他举例,海事部门正构建“安全共同体”,推动海事、引航、港口、代理等多方信息即时共享,让应急响应更高效。

  绿色化转型同样是重点。周春发提到,引航船舶正推广低硫燃油、新能源动力,引航员也在优化航线设计,减少碳排放。“绿色引航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是航运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航员管理办法》是引航法规体系的重大升级。”周春发在发言中重点解读了这一制度创新:在“资质管理精准化”方面,新规将引航员适任证书审批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取消遗失公告要求,全面推行电子证书;在“安全责任明晰化”方面,新规建立引航员等级晋升、引航范围变更的审批制度,明确各级引航员引领船舶范围,尤其对危险化学品船舶实行分类管理,与国际接轨;“职业发展系统化”则关注引航员的长远发展,新规衔接延迟退休政策,为资深引航员发挥余热创造条件。

  面对全球航运新业态,机制创新成为引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林山分享了海南自贸港的体制突破:“我们将管理层级从原先的4至5级精简至2至3级,并创立了‘每周联席例会+重大事项即时协调’的高效运行机制。”政策上,海南将引航员纳入自贸港D类人才,享受12项待遇,并用区块链技术完成5000余艘次引航数据上链存证,实现“信用+智慧监管”。

  宁波引航站站长鲍冯军在论坛上阐述打造一流引航机构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探索。他提出,引航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重点是构建引航高质量发展体系,引航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应具备规模性、服务性、创新性和引领性四大特征和国际化视野。“评价指标应涵盖管理、服务、技术、设施四大维度,核心指标需体现‘四个一流’,如安全管理水平、客户满意度、超大型船舶引航能力等。”

  香港领港会主席李冠华结合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从引航安全和风险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于特定船舶安排双引航员的重要性。“香港领港会的实践表明,明确主引和副引的职责,船上两名引航员不仅能够各司其职,还能在紧急时刻与驾驶台团队紧密协作,展现出高度的协调性和专业性。”他表示。

  新加坡港务集团海事有限公司领航部总监许延豪介绍了新加坡引航概况、收费标准及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他表示,新加坡引航收费以船舶总吨为基础结合工作时间计费,建议主管部门可参考国际惯例,增设相关费目,与海运国家接轨,以提升引航作业效率与服务水平。

  “这次论坛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刘书斌表示,引航事业要以20周年为契机,传承航海精神,以创新为笔、以合作为墨,在全球航运的蓝图上写下更多“中国方案”。

移动商城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手机:18439199911

邮箱:5221023620@qq.com

地址:沁阳市沁园办事处北王庄二组183号

Copyright © 2025 必一运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