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02 16:27:23 点击数:
四万吨级综合补给舰901型正通过柔性输油通道对接航母右舷,旋翼轰鸣声中多架舰载直升机频繁起降转运物资。近期中国海军最受瞩目的行动,当属辽宁号与山东号双航母编队在太平洋第二岛链外缘完成战略会师,并成功实施高强度实战演训。官方影像资料显示,编队重点演练了目标侦测、海上打击及区域防空等核心课目,另有未被广泛关注的画面证实,舰队同步开展了对持续作战能力至关重要的远洋补给训练。
海上持续保障能力虽非机密,但官媒系统展示航母补给全流程实属罕见。本次曝光的垂直补给作业尤其关键,直-8与直-9系列直升机承担了高强度运输任务。现代舰队补给主要存在四种模式:横向传输、纵向输送、航空转运及并靠传递。最普遍的横向作业需补给舰与航母保持30至50米间距并行航行,通过钢缆架设液货管道或干货索道。该模式传输效率达每小时400-600吨燃油,成本效益显著但受制于恶劣海况,此时航空补给便成为关键替代方案。
在紧急投送医疗设备、精密部件或机密文件时,旋翼机运输往往是唯一可靠选择。解放军现役的直-8/9/18系列单次可运载1至4吨物资,实现数十公里半径快速机动。央视公布的影像中,直-8C吊运密封弹药箱、直-9D悬载物资等场景,标志着航空补给已实现常态化运作。未来或拓展至无人机垂直保障领域。尽管航空转运存在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及可能干扰舰载机起降等局限,但其在紧急补充导弹、备件时的快速响应优势无可替代。
航母补给相较驱护舰存在本质差异:六万吨级巨舰每日消耗远超普通战舰。辽宁舰与山东舰每日需补充500-800吨重油,即便核动力航母亦要加注150-200吨航空燃油;高强度作战时日均弹药消耗达数十吨;三千官兵每日餐饮饮水消耗更是惊人。因此航母编队每3-5天需实施大规模横向补给,频率达到驱护舰的2倍。这种特殊需求催生了专为航母设计的901A型高速补给舰——其装备4台大功率燃机实现25节航速,载有万吨级燃油、五千吨航煤及三千吨弹药,左舷特设专用航母补给工位。
当前垂直补给能力仍是短板:辽宁舰与山东舰各配置4-6架直-8C/18A,理论日转运量96吨,实际受调度效率与天气制约仅达40-50吨。美军MH-60S直升机与MV-22倾转旋翼机组合可实现80-120吨日投送量,且具备夜间作业能力,其航空补给占比达总补给量3%-5%,我军目前仅维持1%-2%水平。这种差距源于美军数十年航母运作经验及技术先发优势,但正随着我军装备升级快速缩小。
发展路径已清晰显现:直-20舰载型将逐步替代现役直升机承担综合任务,其模块化设计可兼容搜救、反潜、通信及物资转运职能。更具突破性的是无人机系统的应用前景——智能旋翼平台有望突破有人机续航限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补给。当新型舰载机与901A型补给舰形成体系配合,中国航母编队的持续作战半径将实现质的飞跃。
2025-02-03
2025-04-28
2025-04-26
2025-01-13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