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21 22:44:45 点击数:
美方网络的真正目标,是把这两类任务压缩到“家门口”,让中国失去海上博弈的筹码。
分布式水下预置武器、深海滑翔机布雷、远程反舰导弹都可对电缆节点实施点穴。
因此,衡量“大网”威胁的标准,不是它平时能覆盖多少海里,而是战时能否24小时连续无漏。
中国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把技术、战术、火力整合成一套低成本、可复制的突防方案。
新一代泵喷推进、低频隔振浮筏、新型消声涂层已在水下试验中把辐射噪声降到接近海洋背景级。
潜艇出航不再依赖单一航道,而是采用“多批次、多方向、错时错峰”的饱和出港。
对手无法判断哪一条轨迹是真潜艇,只能平均分配监视资源,于是每条轨迹获得的注意力下降。
提前在第一岛链关键水道布设智能水雷与预置无人艇,战时先瘫痪美方反潜直升机与巡逻舰的前出基地。
这套组合拳的核心思想,是把原本针对单艘潜艇的“猫鼠游戏”,升级为体系对抗的“资源消耗战”。
只要让中国潜艇的每一次出航都迫使美方投入不成比例的监视资源,这张网就会在成本上自我崩溃。
有人担心,美军网络会迫使中国把资源过度倾斜到潜艇突防,忽视航母与水面舰队发展。
和平时期,中方可以在南海、东海铺设科研型水听器,以海洋环保名义收集声纹数据。
美军在2025财年预算中,用于水下监视的经费增速已低于高超音速与太空项目。
中国只要保持噪声每年降低3分贝的节奏,就能在2030年前把多数潜艇信号压到监测阈值以下。
当卫星被击落、GPS被干扰、指挥所被导弹摧毁,美军网络的后端处理能力将大打折扣。
2025-04-03
2025-01-28
2025-01-20
2025-04-26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