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13 03:47:36 点击数:
中国海警部队被誉为我国的“第二海军”,但这支力量的强大与低调程度成正比,许多人根本不了解它的真正实力,甚至难以想象它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2025年8月,中国大陆发布了海警部队在仁爱礁处执法的相关影像,公开了海警部队在这一复杂局势中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岛内一位名为栗正杰的退役将领,针对视频中的情况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在执勤过程中,大陆海警并未持枪,甚至对菲律宾人员泼洒不明液体也未采取激烈反应,面对对方持枪威胁时,依旧没有强力反制。然而,如果菲律宾的相关人员能够亲自站到他面前,估计会吐槽栗正杰站着说话不腰疼。原因很简单,菲律宾的人员之所以敢拿枪威胁大陆海警并泼洒液体,其实是因为他们积攒了极大的勇气。事实上,大陆的海警船装备了30mm的机炮,威力远超过菲律宾的步枪,而在周围的空中,还时常有直升机巡逻,一旦菲律宾人员采取过激行动,海警完全能够将其船只击毁。正因如此,海警部队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二海军”,在幕后隐匿多年,依然强大无比,成为国家的守护者。
不过,中国海警的实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大,甚至可以说,它的成长是一段漫长的过程。直到2013年之前,中国并没有像韩国海洋警察或日本海上保安厅那样的专业海上执法力量。当时,负责海洋权益维护的部门有五个:公安部下属的公安边防部队、农业部的渔政局、国土资源部的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的海事局以及海关的缉私警察。这些单位的职责互有交叉,但各自的管辖范围又不完全重合,导致在海上执法时存在诸多空白,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此外,这五个单位分别由现役部队与政府机构组成,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机制,也因此使得各自的海上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海洋执法环境。
2013年,国家决定整合海上执法力量,成立了中国海警局,并从海军接收了一部分退役军舰,用于海警部队的装备。许多人或许会感到奇怪,既然2013年海警局并未归武警部队管辖,而是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并且由公安部进行业务指导,那么为什么要将海军的退役军舰交给一个行政单位?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有些过于高调?
其实,这种说法忽略了海上执法与陆地执法之间本质的区别。陆地执法通常面对的是可控的环境,执法对象的力量相对较小,警员可以依靠常规装备和法律手段来应对。而海上环境却极其复杂,执法对象可能是数量庞大的非法渔船,或是装备精良、极具威胁的海盗、走私团伙,甚至有时还需要与外国海上执法力量对抗。因此,海上执法船的多功能性、高适应性以及强大的威慑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中国也在这一领域经历了不少挫折。2010年9月,中国“闽晋渔5179号”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到日本方面的冲撞,虽然中国迅速派出渔政船进行应对,但由于渔政船吨位较小,机动性差,最终在对抗中处于劣势。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中国决定加强海上执法船的对抗性与威慑力。退役海军军舰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而转为海警装备。海军军舰不仅性能优越,还能在复杂海况下稳定航行,同时配备了先进的侦察和通讯系统,大大提高了海上执法的效率。
显然,这一改革起到了显著的作用。2013年,海警接收了三艘2000吨级的053H2G级护卫舰,虽然拆除了部分武器系统,但保留了机炮等装备,用以威慑非法船只。这些舰船航速更快,结构更加坚固,在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对抗中,海警的舰船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后来,海警局还转隶至武警部队,成为一支有着准军事属性的武装力量。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海警正式迈向了“第二海军”的辉煌。
如今,中国海警的总吨位已超过20万吨,甚至超过了美国海岸警卫队,许多小国的海军也不敌它。特别是056级轻型导弹护卫舰,尽管它原本是海军的装备,但转隶后成为海警的一大助力。虽然大部分火力装备被拆除,但它依然配备了舰炮和高射机枪,能应对各种海上违法行为,而且其航速可达到25节,堪比现役军舰。在这样的装备下,外国同行也很难与其匹敌。
因此,当栗正杰批评中国海警不够专业,指责其没有在菲律宾持枪威胁时立即采取措施时,大陆网友并不认同。毕竟,面对中国海警的强大武力,菲律宾的步枪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只会成为笑话。
2025-04-21
2025-04-20
2025-02-18
2025-02-13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