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4 17:04:06 点击数:
7月30日,三艘印度海军舰艇到访马尼拉港,这关键的一步,暗藏着印度方面不小的野心。据多家媒体报道,印度和菲律宾海军将于8月4日至8日在南海海域举行首次联合巡逻。这次行动标志着印度海军首次与菲律宾在南海开展正式军事合作,也是印度在中国后院展现存在感的又一次尝试。
此次印度派遣的三舰编队阵容看似不小:德里级导弹驱逐舰迈索尔号(D60)、卡莫尔塔级反潜护卫舰基尔坦号(P30),以及一艘补给舰。然而,仔细看看这些舰船的底细,恐怕要让人大跌眼镜。德里级是印度上世纪90年代的得意之作,迈索尔号1999年服役至今已有25年船龄,满载排水量6700吨,装备一门100毫米舰炮、两座俄制3S-90单臂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四座AK-630近防炮。听起来火力不错,但这套武器系统放在今天已经相当落伍——单臂发射装置反应速度慢,载弹量有限,面对现代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基本只能被动挨打。
至于基尔坦号,这艘卡莫尔塔级护卫舰更是惨不忍睹。该级舰主要任务是反潜作战,满载排水量仅3000多吨,武器配置以反潜为主,对海对空作战能力相当有限。更尴尬的是,印度的反潜技术本就不是强项,这类护卫舰在复杂的南海环境中能发挥多大作用,实在令人怀疑。说白了,这两艘舰船拿去跟巴基斯坦打一架都未必能活下来,但到了南海这个高端局,就更是炮灰了。
印度此次派出的三舰编队看似阵容齐整——德里级导弹驱逐舰“迈索尔”号(D60)、卡莫尔塔级反潜护卫舰“基尔坦”号(P30)和“沙克蒂”号补给舰,但仔细审视每艘舰船的底细,却让人直摇头。
德里级驱逐舰作为印度上世纪90年代的“得意之作”,“迈索尔”号1999年服役至今已有25年船龄,满载排水量6700吨,装备一门100毫米舰炮、两座俄制3S-90单臂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四座AK-630近防炮。这套武器系统放在今天已经相当落伍:单臂发射装置反应速度慢,每次只能发射一枚导弹,且载弹量有限(每座发射装置仅24枚),面对现代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基本只能被动挨打。更尴尬的是,该舰的雷达系统和电子战设备也停留在上世纪水平,难以应对中国海军的052D驱逐舰或055型万吨大驱。
卡莫尔塔级反潜护卫舰虽然是印度较新的型号(2017年服役),满载排水量3500吨,但其设计初衷是反潜作战,防空能力薄弱。该舰仅装备一座76毫米舰炮和两座AK-630近防炮,没有垂直发射系统,面对无人机群或反舰导弹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更讽刺的是,印度海军的反潜技术本就不是强项,这类护卫舰在复杂的南海环境中能发挥多大作用,实在令人怀疑。
至于补给舰“沙克蒂”号,虽然满载排水量达2.75万吨,具备远洋补给能力,但它的存在更多是为了保障编队的后勤需求,无法直接提升作战能力。可以说,印度此次派出的舰艇,拿去跟巴基斯坦打一场近海冲突或许还能勉强应付,但到了南海这个“高端局”,就更是炮灰级别的存在。
印度此次行动的背后,是其“东向行动”政策和印太战略的双重驱动。自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就试图通过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突破印度洋的地理限制,在南海乃至整个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力。此次与菲律宾的联合巡逻,正是印度“东进”战略的关键一步。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希望通过介入南海问题,制衡中国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海空力量部署和预警监控网络已形成完整体系,而印度则试图通过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合作,在中国周边制造战略压力。此外,印度还希望借此机会推销其武器装备,例如向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这笔价值3.75亿美元的军购合同于2022年签署,目前已有两套导弹系统运抵菲律宾,印度试图通过军事合作绑定与菲律宾的关系。
然而,印度的战略野心与其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一方面,印度海军的主力舰艇严重依赖进口,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和驱逐舰“加尔各答”级问题频发,远洋作战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印度在南海缺乏实际利益,其所谓的“航行自由”主张更多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而非真正维护自身权益。更重要的是,印度国内经济问题、边境争端和民族矛盾缠身,根本无力支撑其在南海的长期存在。正如菲律宾学者所言,印度的介入“雷声大,雨点小”,其真正目的可能只是通过联合军演展示实力,并借机推销武器。
对于菲律宾而言,与印度的合作是其寻求外部支持、平衡中国压力的重要策略。自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由对话转为对抗,并不断拉拢域外国家介入,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此次与印度的联合巡逻,正是菲律宾“以夷制夷”策略的延续。
菲律宾的算盘打得很精:通过引入印度、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形成对华“包围圈”,同时获取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例如,菲律宾不仅从印度购买“布拉莫斯”导弹,还计划采购印度的ALH“北极星”海上侦察直升机。此外,菲律宾还与美国加强防务合作,根据《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军可使用菲律宾的9个军事基地,其中一处距离中国台湾仅400公里。
然而,菲律宾的“借力打力”策略也存在巨大风险。一方面,印度缺乏为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政治意愿。印度与周边国家存在诸多矛盾,若真像某些鹰派人士所说的那样介入南海局势,在实力差距面前,中国的反制措施将令印度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菲律宾过度依赖外部支持,可能导致其在南海问题上失去主动权。例如,美国虽然承诺支持菲律宾,但在涉及核心利益时,美国更倾向于保护自身利益而非为菲律宾“火中取栗”。
更重要的是,菲律宾军队的整体实力实在“寒酸”。菲律宾海军的主力舰艇多为美国退役的二手巡逻艇,空军更是缺乏现代化战机,其所谓的“海上防御能力”充其量只能对付一下国内的游击队。近年来,菲律宾虽然加大了军购力度,但缺乏操作先进武器的专业人才和配套的作战体系,在真正的海上对抗中,这点火力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2025-04-23
2025-01-31
2025-01-20
2025-03-04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