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27 16:47:23 点击数: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于7月7日上午顺利结束了在香港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并在当天以战斗姿态从香港出港,启程返航回到母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昂船洲军营码头为山东舰舰队举行了庄重的欢送仪式,众多香港市民以及青少年学生代表早早来到现场,纷纷送上热烈的告别与祝福。
从舰上的画面可以看出,虽然只有少数舰员在甲板上挥手告别,但整个舰体的氛围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战备气息。舰载机和各类武器系统都已进入全待命状态,舰艇的雷达系统也开启并正常运转,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全力以赴,时刻不松懈”训练理念,也让外界感受到了中国海军航母编队战备水平的显著提升。
首先要注意的是舰载机的部署,山东舰的每架舰载机的位置和状态都充分考虑了实战需求。从公开的画面来看,直-18JA警戒直升机已在航母前甲板上整齐就位,它将作为航母编队应对空中威胁的第一道防线。
这架直升机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任务——航母的雷达受地球曲率影响,对于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有限,而直-18JA则能够通过升空,扩展探测范围,将远离水面线的低空目标纳入监控。它相当于是航母的“高空眼”,在战斗中可以有效扩展航母的视野。因此,它必须成为首架升空的飞行器,为航母编队建立起空情预警网络,之后歼-15战斗机才会依次起飞进行巡逻。
此外,舰载的直-9S搜救直升机也在斜角甲板上待命,这一配置体现了“先预警,后救援”的作战逻辑。舰载机的起降伴随着高风险,一旦飞行员紧急跳伞,搜救直升机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升空,确保能够在茫茫大海中进行及时救援,保障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飞行甲板的后部尤为引人注目,10架歼-15及歼-15T战斗机整齐排列,形成了相当于一个舰载机大队的规模。通常一个舰载机大队由12架飞机组成,现在10架的完好率已达到80%,这意味着山东舰随时可以发动战斗。
将值班战机部署在飞行甲板的后部,不仅方便战机从第三起飞点进行起飞,这样较长的滑跑距离可以减轻飞行员的操作压力,还能确保甲板前部区域畅通,从而提升紧急出动时的效率。这种布局展示了山东舰舰载机调度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武器系统方面,山东舰同样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红旗10近程舰空导弹和反潜火箭已调整至侧面,发射口的保护罩已经拆除,1130近防炮的炮衣也被脱去,炮管随时准备转动并进行射击。舰上的14.5毫米舰载机枪旁,射手和弹药手都在战位上待命,时刻准备投入战斗。
这次山东舰出港并非是为了展示军力,而是展现了它随时应对突袭的准备。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海战中,舰船在进出港口时最为脆弱,也是敌方潜在袭击的重点时机。
冷战时期,美苏核潜艇经常在对方基地周围潜伏,搜集情报并准备突袭。同样,当前也有迹象表明,一些势力正在研发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菲律宾吕宋岛距离我国三亚航母基地约1200公里,这意味着,如果这些武器部署在该区域,将可能威胁到航母在出港阶段的安全。
山东舰这次出港,正好利用香港周边复杂的海域环境进行应急演练。作为国际港口,往来船只繁忙,信号环境复杂,这种情境下的战备演练相比在封闭海域更具实战价值。
从直升机升空的顺序、战机起飞的流程、武器系统的指向到人员的站位,每一个细节都在模拟“出港即遇袭”的紧张局面,检验航母编队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
这次行动展现了中国海军战备观念的转变,训练思路愈加明确:航母的战斗训练不仅要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还应注重训练最脆弱时刻的生存能力。
山东舰的这次演练证明了中国海军从警戒直升机升空到救援力量待命,从战机迅速起飞到武器系统即刻投入使用,整个作战链条已形成闭环。
从战略层面看,山东舰的出港演练还反映了中国海军在建设中正逐步向能力型海军转型。衡量现代海军的强大,不仅仅看舰艇的数量,更要看其装备优势转化为实战能力的速度和效率。航母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作战平台,其战斗力生成涉及舰机协同、编队配合、后勤保障等多个环节。山东舰能够在非战时状态下保持如此高的战备水平,表明这些关键环节已经逐渐制度化、常态化,确保了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1-19
2025-04-26
2025-05-10
2025-02-05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