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18 09:41:19 点击数: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多封关税催缴函,宣布对包括菲律宾、文莱、伊拉克等六个国家征收高达20%~30%的新关税,其中,菲律宾的关税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特朗普对菲律宾征收了20%的税率,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非美盟国的征税标准。这一决定令美国的众多盟友倍感压力,尤其是那些表现得尤为亲美的国家,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可能反而成了最早遭到征税的对象。
菲律宾一直以来对美国的外交政策给予高度配合,甚至多次主动为美国提供战略支持。2023年,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批准美军在菲律宾增设4个军事基地,使得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设施总数达到了9个。通过这些基地,美军能够进一步扩大在台海和南海的军事存在,增加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灵活性。
同年,菲律宾还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一起组成了四方经济框架,并且与日本、澳大利亚展开了三方安全对话,频频在国际舞台上高调亮相,展示与美日澳等国的紧密合作。
自2004年以来,中菲海警多次发生摩擦,且美国频繁站出来为菲律宾发声。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一方面通过不断挑起局势,试图借此向中国施压,另一方面则借助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为自己争取更多支持。
此外,近年来,菲律宾还频繁从美国购买军事装备,包括二手“黑鹰”直升机和“海鹰”巡逻艇,甚至有意购买美国退役的F-16战机。表面看,这些采购似乎为菲律宾增强了军力,但实际上,许多人认为这些装备仅仅是美国的库存商品,菲律宾不过是“接盘侠”罢了。
面对菲律宾的“乖乖听话”,特朗普的反应却是直接且毫不留情。最初,特朗普对菲律宾征收了17%的关税,但显然他认为这还不够,于是直接将关税提高至20%,并将菲律宾列入高税率国家名单,甚至不愿多做解释。在特朗普的商业式外交逻辑中,忠诚不仅无法换来免税,反而可能会成为被进一步“试探”的理由。忠诚越深,反而可能成为最容易被“开刀”的对象。
作为一位典型的商人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方式并不单纯是“听话就保护”,而是要求“听话还得付钱”。即便是那些在外交上表现得很积极的国家,特朗普也不满意他们在经贸上对美国的开放程度。他认为,菲律宾虽然在政治上配合美国,但在经济上并没有做出足够的让步,这让特朗普觉得菲律宾是在“赚取美国的好处却不交保护费”。
特朗普关心的并非是忠诚,而是可以量化的经济利益。比如,美菲之间存在的贸易逆差,产业外移以及就业等问题。这次加税,其实是特朗普对那些听话但未能在经济上付出足够代价的国家进行的一次警示,目的是通过此举树立“美国优先”的鲜明标杆。在特朗普看来,国际关系本质上是基于利益的博弈,而不是情感上的义气。
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菲律宾并没有多少与美国讨价还价的能力。作为东南亚的低成本制造基地,菲律宾主要从事中低端的组装、电子代工和纺织服装等产业,其出口的商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业的替代性较强。特朗普的加税政策反而可能促使这些产业转移到其他更愿意与美国谈判的国家,比如墨西哥或印度。因此,菲律宾不仅要继续服从美国的指挥,而且还可能因此失去大量的订单,面临尴尬的局面。
对于东盟其他国家而言,菲律宾的处境无疑是一个警示:那些在美国面前表现得最为顺从的国家,往往会遭遇最严苛的待遇。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可能会重新考虑,是否要在南海问题等敏感议题上继续跟随美国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国加税的名单中,台湾地区却被视为另一个特殊案例。与菲律宾这种正常国家关系不同,台湾地区在美国眼中更多的是一个与中国博弈的筹码,以及一种战略性的赌注。
特朗普二次上台后掀起的关税风暴,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真正外交逻辑:关系亲近并不等于得到优待,反而可能成为试探的对象。菲律宾如今的尴尬境地将让东盟国家意识到,在大国博弈中,最危险的并不是处于边缘的位置,而是误以为自己是忠诚棋子的国家。面对菲律宾的教训,东盟各国该是时候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明确谁才是值得依赖的真正盟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4-07
2025-01-20
2025-03-13
2025-05-15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