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13 03:05:26 点击数: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喧嚣渐渐隐去,山东舰庞大的身躯划开平静的海面。与寻常舰艇离港时甲板列队、挥手告别的场景不同,这一次,山东舰展现的是紧绷的临战姿态:仅有少数官兵肃立舰舷,其余战位严阵以待。
雷达屏幽幽闪烁,红旗-10导弹发射筒直指海天,1130近防炮褪去炮衣,14.5毫米机枪旁射手凝神待命。更引人注目的是甲板——直-18JA警戒直升机已在起飞点待命,机翼下的旋翼仿佛随时将割裂空气;舰艉,整整10架歼-15/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整齐列阵,发动机堵盖尽除,舷梯架设完毕,沉默中积蓄着雷霆之力。
这绝非一场静默的告别,而是一套精密战备程序的无声演绎。航空母舰最致命的软肋在于对超低空突防的探测盲区——地球曲率天然限制了舰载雷达的视野。直-18JA警戒直升机,正是撕开这层迷雾的“天眼”。它必须率先升空,将预警触角伸向水天线之外,为编队撑开立体的防空预警伞。随后,携带实弹的歼-15才将呼啸升空,执行战斗巡逻,捍卫舰队上空的绝对安全。
在斜角甲板,直-9S搜救直升机同样箭在弦上。舰载机起降是刀尖上的舞蹈,风险如影随形。一旦险情发生,飞行员弹射落水,茫茫大海便是生死竞速的战场。直-9S的待命,为每一次鹰击长空系上了无形的“安全绳”。这些部署清晰勾勒出山东舰“出航即战斗”的铁律:预警机拓展感知、战斗机夺取制空、搜救力量全程守护,一条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战备链条已然成型。
山东舰为何选择在香港离港之际,以如此罕见的“战斗姿态”示人?答案深藏于现代海战的残酷逻辑之中。港口与进出港航道,历来是战舰最脆弱的“命门”——机动受限、环境复杂。历史的教训冰冷刺骨:二战中珍珠港的硝烟,马岛战争里英舰“谢菲尔德”号的沉没,无不印证港口与航渡阶段的高风险。大国博弈的阴影下,对手的侦察卫星、潜伏潜艇如同幽灵,无时无刻不在窥探着航母的一举一动,为潜在的“雷霆一击”搜集情报、测算时机。
甲板上昂首的战机,指向苍穹的利刃,无声诉说着中国海军对使命的认知:胜利从不源于侥幸,它铭刻在每一次严谨的部署、每一个警惕的瞬间里。山东舰以“战斗姿态”驶离香江,其价值远超越一次单纯的访问或训练归建。它是对“出航即战斗”这一实战铁律的庄严宣示,是向潜在对手展示中国航母战斗群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对任何突发状况都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高度戒备与快速反应能力。
这片深蓝的和平,需要最硬的盾来守护。当山东舰的雷达波扫过南中国海,当歼-15的引擎在甲板低吼,它们传递的是一个古老民族以实力捍卫自身发展权利的坚定意志——利刃不为耀武,只为让和平的航程,风雨无阻。
2025-01-18
2025-01-18
2025-03-18
2025-03-22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